聯系人:孟經理
電話:0531-87215918
手機:155 8888 3659
156 0531 5677
傳真:0531-87215918
網址:www.oc163.com
公司地址:山東濟南市長清區清河街1438號
聚焦兩會聚焦兩會·關注民生李思進聚焦兩會·精準提案
李思進(全國政協委員)
二、醫院生產的正電子放射性藥品難以調劑共享
為了貫徹落實醫改政策,提高精準診療水平,優質資源下沉,許多市、縣級醫院希望配置核醫學分子影像設備PET/CT(PET/CT機房墻體防護用鉛板或鋇砂、防護板,機房門為防護鉛門),但是由于配套的加速器(生產正電子藥物裝置,加速器防護門為專業防中子門)建設場地和運行成本投入較大,而且需要專業的核物理師和化學師,這方面的人才又奇缺,大部分醫院望而生怯,放棄了建立核醫學科的意愿,致使相當數量患者因得不到精準診療而不得不到上級醫院就診,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就醫成本。另一方面,已經配置了加速器的醫院每次生產的放射性藥物除滿足自己使用以外,足可以供應方圓200-300公里內多個醫院應用,但是由于各種限制,醫院間的這種調劑渠道不暢通,許多醫院生產的過剩的放射性藥物白白被浪費掉了。早在2008年國家衛健委規財司2008-2010年全國正電子發射型斷層掃描儀(PET/CT)配置規劃(衛辦規財發〔2008〕89號)文件中即強調按照1臺回旋加速器生產的放射性核素至少可滿足2-3臺PET/CT的工作需要,促進資源共享。但這個規定在現實中受各種因素制約基本無法落地。
基于上述原因,我國核醫學事業發展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甚至遠遠比不上臺灣地區。為落實李克強總理在本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努力讓大病、急難病患者盡早得到治療”的要求,使更多群眾能夠盡早得到核醫學技術的精準診斷和治療,助力健康中國行動,提出如下建議:
1、制定有效政策并撥付專項資金,“十四五”期間在三級醫院普及核醫學科,到2035年實現二級及以上醫院核醫學科全覆蓋;
2、針對放射性藥品使用中出現成本-效益“倒掛”的現象,國家醫保局應就放射性藥品制定科學的零加價政策,盡快出臺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導文件;
3、參照中心血站區域調劑機制,由藥監、環保部門協調建立基于網絡和大數據技術的正電子放射性藥物區域調劑機制,促進資源共享,節約醫?;?,減少群眾醫療支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